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
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C.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
D.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 |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M点水平抛出一个带负电小球,小球的初速度为
,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在已知
、
和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及重力加速度g的条件下,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求出小球落到N点时重力的功率 |
B.由图可知小球所受的重力大小可能等于电场力 |
C.可求出小球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 |
D.可求出小球落到N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导轨电阻不计,与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相连,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质量为m长为l的导体棒从ab位置获平行斜面的大小为v的初速向上运动,最远到达a /b /的位置,滑行的距离为s,导体棒的电阻也为R,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A.上滑过程中导体棒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B2l2v/R. |
B.上滑过程中安培力、滑动摩擦力和重力对导体棒做的总功为mv2/2. |
C.上滑过程中电流做功发出的热量为mv2/2-mgs (sinθ+μcosθ). |
D.上滑过程中导体棒损失的机械能为mv2/2-mgs sinθ. |
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1、F2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相同的、固定、粗糙斜面由底端推到顶端,F1沿斜面向上,F2沿水平方向.已知两次所用时间相等,则在两个过程中( )
A.物体加速度相同 | B.恒力F1、F2对物体做功相同 |
C.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 D.物体机械能增量相同 |
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 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 倍。 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行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
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
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
如图所示,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1.0kg、
=2.0kg、
="3.0kg" ,已知斜面上表面光滑,斜面倾角
,
和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用外力使整个系统静止,当撤掉外力时,
将(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和![]() |
B.和![]() |
C.相对于![]() |
D.相对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