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在研究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
A.按照汤姆孙模型,α粒子轰击金箔时不可能发生大角度的偏转,因而卢瑟福否定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
B.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运动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 |
C.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
D.卢瑟福通过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的数据记录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
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此波的波长为λ,a、b、c、d四点到X轴的距离相同,由此图可知()
A.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
B.在一个周期内,a点通过的路程为λ |
C.c、d两点的加速度相同 |
D.c、d两点的速度相同 |
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需用一个水平推力F作用于球上,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球受到的重力为G,竖直墙对球的弹力为N1,斜面对球的弹力为N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1一定等于F | B.N2一定大于N1 |
C.N2一定大于G | D.F一定小于G |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又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g=10m/s2,则()
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5m/s |
B.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
C.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 |
D.小球是从5m高处自由下落的 |
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中,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必须使( )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相同的位置 |
B.每次橡皮条拉直 |
C.每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
通过挂有动滑轮的绳子,两端分别系于天花板上A、B两点,如图所示。当把B点缓慢靠近A点的过程中,绳子上的拉力
A. 变小
B. 变大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