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阅读下列材 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请回答:
(1)图一中说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人物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进行了哪一变法活动?最终促成了什么社会制度的确立?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改革有关?这一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主持变法的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哪里?材料二中的“一从正音”是指要求官员在朝堂上说什么语言?
(3)结合上面的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你认为改革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探究1:历史年表
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发展进程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世界历史的年代尺示意图(注:B.C公元前的英文缩写)。
(1)结合所学知识,把下面年代尺示意图补充完整(将A——E项分别填入①——⑤对应位置即可)。
A爱琴文明 B罗马共和国 C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 D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 E西罗马帝国灭亡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面年代尺示意图中,找出一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3)结合所学,简要归纳14—17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副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眼的时代精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随着美洲的发现及后续的殖民扩张,给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是什么?依据该法律文件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1)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 5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1年使俄国发生改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列宁为什么说它是正确的?
(2)材料二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19世纪60年代末,该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这一重大事件有什么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斗争”指什么?这场斗争是谁领导的?他在“斗争”中颁布了哪两个重要法律?
(4)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5)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成功经验?2分)
钓鱼岛问题的升级让中国人更加关注大洋彼岸的日本,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张华看中央电视台栏目《大国崛起》——日本的解说词摘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他一起探究下列有关问题。(10分)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 日本曾多次“弃旧图新”,7世纪中期曾向中国学习进行一次改革,促进了日本的进步,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
(2) 19世纪60年代日本又一次的“弃旧图新”,请问这是什么事件?这次“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 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与巩固,请举出在此期间中出现的改革和革命各一个。(不包括日本)
(4)日本的两次“弃旧图新”都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你谈谈这两次改革对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借鉴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宣言指出: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 与大不列颠王国之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2)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
(3)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军队或维持常备军。(以上材料摘自九年级上册历史)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三部资产阶级文献?
(2)材料二由何种机构通过和发表的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
(3)联系所学内容,想一想材料三法律条文的颁布,目的是为了什么?
(4)您最认同材料三中的哪一个观点,并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