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强国代替救亡成为新时代的主题……
——《国民大师之死·前言·国学复兴大趋势》
1.“强国”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新中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在确立过程中哪一事件的开展促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材料二  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时代主题由强国转向富民;进入21世纪,时代主题又从富民走向了和平崛起。”……谈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邓小平说:“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
2.为什么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使“富民”成为时代的主题?为了“富民”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表达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3.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还存在一些影响和平与稳定的因素,结合当今世界的形势,有哪些不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探险家,你认为他在历史上的贡献有哪些?

“西域的葡萄、核桃、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1)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
(2)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3)你今天能否从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材料所表述的历史现象?试举例加以说明。

“到这个时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
(3)你认为出现这一治世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如图是“汉代讲学图”,读图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汉武帝时推行的何种教育?怎样推行的?
(2)这种教育对后世有何影响?应当以怎样态度来对待它?

读下面材料可知当年董仲舒晚年辞官在家著书,朝廷仍不断遣使者向他请教。在董仲舒死后,一次武帝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称“下马陵”。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谈谈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
(2)从这两件事你对汉武帝有何看法?它对现代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