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5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度成为国内外最为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纵观历史与现实,中国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材料一:“早在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在我们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中国汉代使节___A____、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___B___的足迹都曾经到过这里”“中巴要弘义融利,实现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帮助巴基斯坦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
材料二: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C 、D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材料三:2015年4月27日,深圳前海举行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挂牌及启动仪式。前海蛇口自贸区是广东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
问题一:请写出材料一中A、B两处的人名。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请写出它的起点和终点。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问题二:材料一中习主席的讲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坚持了我国什么样的外交基本原则?
问题三:请写出材料二中C、D两处的城市名。请从政治、经济、技术条件等角度分析我国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3分)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深圳前海蛇口打造“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有哪些?
材料一(18世纪)英国拥有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他可以将敌方的海军舰队封锁在港口里,并掐断敌方的海外贸易航线。在英国海上力量的保护下,英国的海外贸易航线得到了很好地保护。繁荣发达的海外贸易不仅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力,更为英国的军事力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争经费。——《英国海上霸权与大英帝国》
材料二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德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最新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德国海军开始了飞速的扩张。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宣布“德国的未来是在海洋上”……德国利用英国对布尔共和国的战争在整个欧洲唤起的对英国的普遍敌意,挑衅英国的海上霸权……这样,由于对英国海军的挑战,以及对法国和斯拉夫人的这些侵略,它迫使英法和俄国形成对抗德国的防御性谅解。
——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外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这些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香港《文汇报》2014年2月13日社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海军发展与英国海外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海军飞速发展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英法俄“对抗德国的防御性谅解”形成的具体内涵。
(3)比较材料二、三,回答德国与中国加强海军建设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报刊杂志经常会在战争周年之际,发表文章提醒人们匆忘历史。铭记战争,并非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防止罪恶再度上演。阅读下列报纸内容,回答问题。
(1)《华尔街日报》所提的“中国人对甲午有着惨痛记忆”,为什么?
(2)《解放军报》所指的“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结合“两报”观点,分析其胜利有何意义?
(3)同学们在学习比较两场战争中人民发挥的作用,发现在后一场战争中,更能显示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请举两例说明。
2014年是中国红军长征80周年,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红军长征的图片。
(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红军长征图片的有关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1个方面即可)
(3)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艰难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据此回答问题。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有哪些?(请举出2例,4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人在仿照俄式革命道路失败后,是怎样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3)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据此回答问题。
(1)[救治之路]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们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
(2)[再次问诊]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 “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的是在头脑中。对此,“名医”们开出了什么良方?
(3)[聚焦名医]以下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你最钦佩的是哪一位?请结合他的贡献,作出简要评价。
(4)[大道行思]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却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