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好办法,是在材料中寻找历史问题的答案。
材料一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图一)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典雅,它精妙地传递了这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 17~18世纪,日益壮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伏尔泰(图二)说:当人们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材料三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图三所示刊物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鲁迅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说:这历史没有年代,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分别写出上述三则材料所提到的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
(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提及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各是什么?
(3)一批知识分子在图三所示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向封建主义发起猛烈攻击。请任意列举两个代表人物。
(4)上述中外历史上的三次文化运动都是反对什么的思想解放运动?(注意共同性,请到材料里找答案!)
(5)有人认为,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所提倡的人文、民主、科学等价值观,仍然值得弘扬。你是否赞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
(1)材料一中的“退位诏书”是在哪一次革命之后颁布的?请说出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并列举其主要内容?
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受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2)材料二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如图1、2
(1)根据图1、2,分别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为什么李鸿章会说这些话?
材料二:(洋务运动)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正是这几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 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3)材料二作者认为洋务运动构成了近代化的最初一小步,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是指哪件事?
(2)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 化”方面分别做了哪些尝试?
材料二:
(3)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什么?
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4)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5)综上所述,19世纪中后期,你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有哪些特点?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请你分别说出这三幅图片的宗教名称和创立者?
(2)说出哪一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并举出中国这种宗教的一位著名人物?
(3)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既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必须向国家服劳役或纳布代替服役,还必须向国家交土特产。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什么内容?
(3)这一历史事件对该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对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