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D.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成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消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①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民族压迫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