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 )
国家(代称) |
1500—1599 |
1600—1700 |
1701—1800 |
甲 |
705 |
371 |
196 |
乙 |
65 |
1770 |
2950 |
丙 |
— |
811 |
1865 |
丁 |
— |
155 |
1300 |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葡萄牙
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
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
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
《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 |
B.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 |
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 |
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
“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
A.新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印象主义 | D.现代主义 |
“情节紧张生动,人物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表现了作者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其中完美的表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精髓。”下列著作中最符合以上特征的是()
A.《人间喜剧》 | B.《巴黎圣母院》 |
C.《狂人日记》 | D.《安娜·卡列尼娜》 |
“‘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一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 |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C.恢复高考制度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