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决议案指出:“有了农村暴动的广泛发展,有了工农红军的迅速扩大,有了兵士群众的动摇与自觉哗变的增加,有了统治阶级这样的严重的危机,只要在产业区域与政治中心爆发了一个伟大的工人斗争,便马上可以形成革命高潮——直接革命的形势。”这反应出当时中共中央
A.仍然坚持城市中心革命模式 |
B.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C.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 |
D.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结合 |
陈乐民在《20世纪的欧洲》一书中认为:“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据此分析,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创造雄厚的经济实力 | B.扩大社会消费 |
C.稳定社会秩序 | D.基本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迎来“新经济”时代,其“新”主要表现在
A.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B.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
C.开创了市场经济运行新模式 | D.克服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8%,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类似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 | 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世界经济大危机 | B.罗斯福新政 | C.肯尼迪执政 | D.克林顿执政 |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 |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自由经济 | D.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