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 |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从抗战 爆发到1938年10月前,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会战,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抗战的正确认识是:
①奋力抗战保住了西部国土
②推动了敌后战场的开辟
③打破了日本“三月亡华”的部署,迟滞了日军的侵略进程
④片面抗战导致丧师失地、一溃千里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 |
“科举制度使政权的大门向民间开放……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这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反革命了。”材料的主要观点是,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
A.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 B.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
C.政府吸纳聪明才智人士 | D.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
我们在研究“淞沪会战”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国民党老兵的描述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淞沪会战”的描写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 | D.战役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
1938年在抗日名将抗李宗仁的指挥下,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主力两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 B.台儿庄大捷 |
C.淞沪会战 | D.枣宜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