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 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该制度是( )
A.城邦政治 | B.贵族共和制 |
C.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 | D.中央集权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B.深化了改革开放 |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下列毛泽东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井冈山斗争》
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孙中山说:“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喻指发源);而累世同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喻指先声),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是()
A.“联和苏俄、联和共产党” |
B.“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
1919年7月5日,武昌中华大学教师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罢课放学,究竟于工商界及一般平民颇生影响,此事实也。…今本危急存亡之秋,…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引势利导。”这一材料说明()
A.新文化运动发挥了思想启蒙作用 |
B.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
C.北洋政府遏制学潮遭到全民反对 |
D.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作用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