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出台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④②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侵略,被道光帝批为“一派胡言”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这表明孙中山认为()

A.共和思想是孔子大同思想的继承发展
B.孔子为倡导共和的导师
C.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共和思想,实行共和符合世界潮流
D.共和是彻底否定封建传统道德文化

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