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这些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指( )
|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
|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
| C.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
|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
有一段时间,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以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以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是
| A.沙俄统治时期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
| C.新经济政策时期 | D.斯大林体制时期 |
“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
| A.环境保护 | B.农业生产 | C.人民生活 | D.工业生产 |
“□□□□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
|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苏俄新经济政策 |
| 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 | B.政府曾经起到推动作用 |
| C.体现社会从专制到民主 | D.完全西化成为必然趋势 |
下表反映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 年份 类别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产品 |
| 1893 |
15.6 |
81.8 |
2.6 |
| 1910 |
39.8 |
41.4 |
18.8 |
| 1920 |
40.1 |
39.4 |
20.5 |
①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
②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
③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