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期研究和探索,科学家们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理论,把基本粒子 分成三大类:夸克、轻子与玻色子。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玻色子是最 后一种未被证明存在的基本粒子。为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共同资助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兴建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2012年7月4日,该研究中心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而这种粒子很可能就是寻找多年的玻色子。这再次印证了
①科学预言一定能够被理论所证实
②科研设备是人获得认识的基础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④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式形象地说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④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③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对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由于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既根据太阳运行周期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西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的制订印证了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理论的认识要高于实践④认识最终总要回到实践中去
A.③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 |
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歌谣曰: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③已获得了对气候变化规律的完整认识
④具备了在实践中驾驭征服自然的能力
A.②③ | B.①④ | C.③④ | D.①② |
在从卷筒上剥离时,胶带会放射出微弱的光线,这种现象被称为“摩擦发光”。20世纪50年代,科研人员得出一个惊人结论:剥离胶带过程也同样会放射出X射线。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用胶带拍摄的指骨X光片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胶带可产生X射线”的发现证明
①科技不断改变着事物的自身属性
②科学认识来源于科学家大胆的假设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其存在为前提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② |
从国内到国外再回国内,经过8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孜孜以求,河南药学家、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常俊标和他的团队捧出了四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研药——治疗艾滋病、脑梗、肝癌和丙肝的药。这体现了实践
①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
②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③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能动性活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选项与漫画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
③燕儿不知贫富累,春风起絮归旧巢
④鱼儿一旦想变成蝶,它就苦恼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