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四份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 | 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B. | 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C. | 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
D. | 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A.甲、乙两装置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乙装置实验中胶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
C.乙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D.甲装置实验中没夹紧弹簧夹,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
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该实验可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时产生白色烟雾 |
B.实验过程中气球始终变瘪 |
C.燃烧结束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
D.实验结束后,注射器中还剩约5mL水 |
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欲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 B.硫磺 | C.铁丝 | D.红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