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市某地的煤矸石经预处理后含SiO2(63%)、Al2O3(25%)、Fe2O3(5%)及少量钙镁的化合物等,一种综合利用工艺设计如下:

已知:

离子
开始沉淀pH
完全沉淀pH
Fe3+
2.1
3.2
Al3+
4.1
5.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后得到的残渣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酸浸”时影响铝浸出率的因素可能有(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获得产品Al(OH)3,从煤矸石的盐酸浸取液开始,若只用CaCO3一种试剂,后续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Al(OH)3可添加到塑料中作阻燃剂的原因是            
(5)以Al和MnO2为电极,与NaCl和稀氨水电解质溶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MnO2转化为MnO(OH)。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预处理后的100t煤矸石经上述流程后,得到39t纯度为95%的氢氧化铝产品。则预处理后的100t煤矸石中铝元素的回收率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

填空和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是(写化学式)
(2)按此实验方案分离得到的NaCl,经分析仍含有杂质,这是因为上述方案中某一步设计有毛病,这一步的正确设计方案应是
(3)若要测定该样品中NaCl和CaCl2的质量比,可称量干燥的B物质和另一物质的质量,这种物质是

已知A、B、C、D四种物质具有以下物理性质:


A
B
C
D
分散到水中
得悬浊液
得无色溶液
液体分层,且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得无色溶液
熔点(℃)
1452
-21.3
-11.5
801
沸点(℃)
1703
78.9
117
1210

(1)已知A与D不发生反应,且均不与水反应。
①.欲从A、D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需进行的操作是:
a:溶解;b:(填操作名称,下同);c:
②.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2)从B的水溶液中分离出B的操作名称为
(3)从C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实验室需要480 mL 0.4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 mL,②250mL,③500 mL,④1000 mL。本实验选用(填序号)。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填序号),其作用为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NaCl时,物码倒置(1 g以下用游码)
②.容量瓶使用前,用0.4mol/L的NaCl溶液润洗

在某次实验中,要用500mL 0.52 mol·L-1的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NaOH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镊子)、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2)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偏小的有

A.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F、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已知A、B、C、D四种物质具有以下物理性质:


A
B
C
D
分散到水中
得悬浊液
得无色溶液
液体分层,且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
得无色溶液
熔点(℃)
1452
-21.3
-11.5
801
沸点(℃)
1703
78.9
117
1210

(1)已知A与D不发生反应,且均不与水反应。
①.欲从A、D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需进行的操作是:
a:溶解;b:(填操作名称,下同);c:
②.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2)从B的水溶液中分离出B的操作名称为
(3)从C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