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 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
B.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
D.25℃时,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有则c(HClO2)+ 2c(H+)=c(ClO2-)+ 2c(OH-) |
下列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O22−+ 2H2O = O2↑+ 4OH− |
B.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Fe2+ + Cl2 = 2Cl− + Fe3+ |
C.氯气与水反应:Cl2+ H2O = 2H++ Cl−+ ClO− |
D.氨水中滴加盐酸:H+ + NH3·H2O = NH4+ + H2O |
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中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
C.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
D.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S2−、SO42−、AlO2−、Na+ |
B.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H+、I −、NO3- |
C.pH=3的溶液中:Al3+、K+、SO42−、HCO3− |
D.由水电离出的[OH−]=1×10![]() |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 2Y 2Z ,达到平衡后, X的转化率不可能为
A.10% | B.15% | C.20% | D.25% |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C.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同时消耗2n mol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