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Y、Z细胞的的名称分别是 、 、 。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 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 。②过程的实质是 。
(3)X细胞和Y细胞经过促融合处理后可得到 种细胞(融合只考虑两两融合)。
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 _______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
猪笼草以其分泌物消化所捕食的昆虫。为检测此分泌物的性质,有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 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 mL新鲜的分泌物,向乙试管中注入2 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入35 ℃左右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发现,甲试管内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内肉块无明显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泌物中可能含有酶。
(2)甲、乙两试管中,为对照组。
(3)若要验证温度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丙、丁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内均应加,并将两试管分别放入中,2小时后观察试管内瘦肉块的变化。
(4)若要验证pH对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可再取戊、己两支洁净的试管,两试管所加入的成分与丙、丁试管相同,向戊、己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然后将两试管下半部放入的温水中,2小时后观察两试管瘦肉块的变化。
(5)该同学为鉴定该分泌物含蛋白质,向试管中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和4滴双缩脲试剂B液的混合液,振荡均匀,然后加入2 mL新鲜的分泌物,在水浴中加热到60 ℃以上,观察溶液的颜色。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
①;
②。
下面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做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
(1)图1是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红墨水的0.3 g/mL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a、c两处的颜色分别是,对原生质层的描述是。
(2)图2是分离洋葱管状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中。
A.色素的种类 |
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 |
D.各种色素的颜色 |
(3)可以用洋葱进行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吗?。原因是。
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四片叶子按下图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矿质元素的正常供应,气体的变化量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移动来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适宜的光照下,装置A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B中油滴的移动情况是,此时装置B中的净光合量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装置C中的油滴在情况下不移动,若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对装置C的影响,对照组的设置是。如果将C装置突然从光下移动到黑暗处,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C3物质含量变化是。
(3)能直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实验前应该将叶片作处理,若用B、D装置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需进行改进的是,要测定叶片细胞呼吸的强度最好选择装置。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填“C3化合物”或“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填“低”或“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填“高”或“低”),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