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感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Ⅰ.某小组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图1)。
(1)制取氨气。烧瓶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三颈瓶集满NH3的方法是 。
(2)关闭a,将吸有2mL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图2)。图2中 点时喷泉最剧烈。
Ⅱ.测定NH3•H2O的浓度及电离平衡常数Kb
(3)从三颈瓶中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25.00mL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0500 mol•L-1HCl滴定。用pH计采集数据、电脑绘制滴定曲线如下图。
(4)据图,计算氨水的浓度为 mol•L-1;写出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b的表达式,Kb= ,当pH=11.0时计算Kb的近似值,Kb≈ 。
(5)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测定结果 |
B.未滴加酸碱指示剂,实验结果不科学 |
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
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测得氨水的浓度偏高 |
将一种化学式为R(NO3)x·nH2O的硝酸盐晶体6.05 g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用石墨棒作为电极材料对此溶液进行电解。当通过电流强度为5 A的电流16.05 min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已全部放电,且其中一电极增重1.60 g(已知此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42 g·mol-1)。
则:①x=____________,②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③n=____________。
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X、Y、Z为常见化合物,Y的相对分子质量比Z小16,乙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小2,B与X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右图(各反应条件已略去)。
(1)丙和B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一重水(D2O)和水(H2O)的混合物(不是天然的纯水)。当m g这种水被电解时,电路上通过x mol电子,阳极收集到气体m1 g,阴极收集到气体m2 g(电解产物的溶解忽略不计)。
(1)若要求出重水的质量分数y,至少需要上述m、x、m1、m2等4个数据中的_______个。这些数据共有_____组,在下列橫线上分别列出(有多少填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1)中空格所填的数据中任取一组含m的数据,计算已被电解的水中D2O的质量分数y=_______。
下面是3种有机物结构式和名称(数字为碳原子编号):
用化合物(Ⅰ)为起始原料,经过3步主要反应可以得到化合物(Ⅱ)。
(1)请在以上3个化学方程式的方框内分别填入有关的化学式和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
(2)从第(ii)步反应的化学原理看,它既发生了取代反应又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剂是____;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转移了____mol电子。
(3)请将反应式(iii)箭号下面的K2CO3改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左端,重新另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之。____。
、
、
、
、
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 |
|
阴离子 |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
溶液与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
溶液;
②
溶液与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
溶液;
③
溶液与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
④
溶液与适量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
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据此推断它们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