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溴蒸气和NO2 |
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汽 |
B |
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 |
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
C |
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
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红色加深 |
D |
证明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
往黄色固体难溶物PbI2加水中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NaI固体产生黄色沉淀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比它原子序数小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
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中,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共有
A.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 | B.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 |
C.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 | D.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 |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 |
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 |
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
C.某离子M层和L层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
下列是几种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