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亚洲某岛屿局部地形图。据图和表,回答下列小题。

表 图中A.B两城市多年月均降水量(单位:mm)

 
1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A城
190.8
129.1
103.0
92.1
98.1
117.2
181.8
133.9
157.4
158.7
197.0
219.3
B城
25.6
46.6
74.1
109.6
137.7
201.3
170.7
194.2
206.6
118.7
65.3
31.9

 
影响A城与B城冬季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  ②距海远近  ③盛行风向  ④山脉坡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影响图中铁路线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河流 B.地形 C.地质 D.气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题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下垫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处气温最高
B.丁处气压最低
C.①③处风向完全相反
D.甲丙间气压差小于乙丁间气压差

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甲乙为下垫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多气旋雨
B.乙处受热力因素形成高压
C.丙处海拔可达17千米
D.③风带控制下一定晴热少雨

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为下垫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以蒸发为主,降水少
B.某地任意时间③一定小于②
C.离甲越近,②一定越多
D.③一定由高处流向低处

若此图为某海域大洋洋流环流圈,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B.③处水温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高
C.丙处等水温线较丁处稀疏
D.④处盐度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高

若此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B.丙丁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乙丁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甲乙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局部地区等值线图,回答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气温最高,主要是因为其海拔最低
B.丙地气温最低,主要是因为其海拔最高
C.乙处树木长势一定最好
D.图示区域一定位于北半球

若b为26°C等温线,则甲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21°C B.22°C C.23°C   D.24°C

读某区域图,某日一架飞机日出时从乙地起飞,朝正东沿纬线飞行,一路阳光普照,经过4小时到达甲地时,正好看到日落。回答题。

甲地日出地方时:

A.4时 B.6时
C.8时 D.10时

到达甲地时,飞机上的人看到太阳在飞机的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当天若全球皆为晴天,这一天内可以观看到北极星的地区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A.超过一半 B.刚好一半
C.不到一半 D.不到四分之一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某中学同学在学习中自制如下图所示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长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按箭头所示方向移动。根据要求回答题。

长指针所对应的日期界线移动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长指针所对应的日期界线变动的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 B.四季变化引起
C.地球公转引起 D.地球自转引起

按图示最先进入新的一天的是

A.M B.N C.P D.Q

图中M、N两点(弧度为60度)处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可长达

A.4小时 B.16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据报道,2012年秋分出现在北京时间9月22日22时49分,秋分来临之早,为116年来之冠。根据要求回答题。
秋分时全球9月23日范围占全球比例约为

A.1/3 B.1/4 C.1/5 D.1/8

秋分这一日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与兰州相比北京日出更早,日落更晚 B.黄山山顶当地6时刚好可以观看日出景观
C.南半球此日正值春分日 D.日地距离正在逐渐变短

今年秋分来临为116年来最早,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与公历纪年历法规则有关 B.黄赤交角变小
C.日地距离正在逐渐变短 D.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速度变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