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两实验小组同学分别采用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装置将重物由静止释放,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①关于两图装置中重物以及实验器材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下落物体应选择密度大的重物 |
B.在乙图中,两个重物的质量关系是m1 >m2 |
C.采用甲、乙的方案进行实验,都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交流电源、刻度尺和天平 |
D.采用甲、乙的方案进行实验,都必须先释放重物,再打开打点计时器 |
②比较甲、乙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_________更合理,理由是 。
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1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 g、m2=150 g,则(g取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 |
C.先释放m2,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
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对应的字母)。
(2)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_ m/s;
(3)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__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 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
A.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C.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D.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接触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个小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当地g=10m/s2,那么:
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
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A、B两球质量相等.观察发现两球几乎同时着地,你认为从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两球同时出发
C.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D.两球运动的路程相等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其目的是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且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1)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出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切线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可以不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可以与木板上的白纸(或坐标纸)相接触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某同学只记下斜槽末端重锤线y的方向,而未记下斜槽末端的位置O,根据测得的一段曲线,从中任取两点A和B。如图所示,测得两点离y轴的距离分别为x1和x2,并测得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_______。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纸带上打出的部分点迹如图所示.若重物的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从打B点到打D点的过程中,
(1)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
(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vB=;
(3)该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至少答出两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