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50 | B.1963 | C.1990 | D.2010 |
图中信息反映该国
A.1950年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
B.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
C.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
D.2010年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
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45—46题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8年12月15日8时,东航MU2075航班准时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沿一条全新航路前往台北桃园机场,从而拉开大陆前往台湾的“裁弯取直”常态包机的序幕。至此,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自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正式宣告来临。窄窄浅浅的海峡,不再是缠绕心头的乡愁,而成为血脉相通的纽带。据此完成42—44题。与海南岛相比,台湾岛森林植被类型更加丰富,其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海拔高度 | D.洋流性质 |
台湾岛东部太阳辐射比西部弱,主要是由于
A.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差 |
B.西部受寒流影响,降水少,天气晴朗,削弱作用差 |
C.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天气晴朗,削弱作用差 |
D.西部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受地震、火山影响,太阳辐射强 |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台北冬季多雨景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 B.受寒流影响 |
C.受东南风影响 | D.受西北季风影响 |
读两则材料及图片,回答40—41题。
材料一:
随着“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楼的“世遗效应”已经在中国著名“土楼之乡”福建永定县日益凸显出来。客家土楼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热点”。
材料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由国家馆、各省区市联合馆等组成。国家馆成为象征中国精神的东方之冠。从性质上看,客家土楼、中国馆都属于
A.地质地貌景观 | B.气象气候景观 |
C.建筑景观 | D.风土民情 |
客家土楼、中国馆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分别得益于其旅游景观的
A.多样性、非凡性 | B.长存性、可创造性 |
C.可创造性、非凡性![]() |
D.非凡性、可创造性 |
下图为宁夏枸杞种植适宜状况分布图,据此回答37—39题。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是
A.发展生态农业 |
B.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
C.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
D.发展特色农业 |
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
宁夏在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毗邻“珠三角”地区,两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读图,回答34—36题。k.Com]
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京沪线 | |
B.京九线、京沪线 | |
C.京广![]() |
D.焦柳线、宝成线 |
“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 B.光照、水 |
C.水、地形 | D.地形、土壤 |
“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 B.充足的农林产品 |
C.丰富的矿产资源 | D.资金和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