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实验中,有关制作临时装片及观察的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 |
B.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
C.还原糖的鉴定:加入2ml样液→加入0.5ml斐林试剂A液→加入0.5ml斐林试剂B液→水浴加热→观察 |
D.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下列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
B.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生长和繁殖 |
C.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的纯度有密切关系 |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搅拌和离心,
以上4个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A.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B.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
D.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
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R型菌和S型菌是肺炎双球菌的两种类型),下列对此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
实验处理 |
注射活的 R型菌 |
注射活的S型菌 |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 |
注射活的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 |
实验结果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菌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菌 |
A、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必须将四组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
B、实验结果说明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C、该实验的结论为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
D、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