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植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
A.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成染色体 | B.着丝点分裂,单体分开 |
C.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 D.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
下列关于DNA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每一个DNA分子由![]() |
B.外侧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骨架,内部是碱基 |
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 |
D.DNA的两条链等长,但是反向平行 |
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相同之处是()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
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 B.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 |
C.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 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
一核酸的碱基构成情况是A=20%、C=30%、T=25%、G=25%,据此推测知,这一核酸的结构特点是()
A.双链DNA | B.单链DNA | C.双链RNA | D.单链RNA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A.用32P和35S分别![]() |
B.用35S标记T2 噬菌体,侵染、![]() |
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