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下列研究方案能实现其目的是
选项 |
方案 |
目的 |
A |
诱导人胰岛B细胞和奶牛卵细胞融合 |
培育转基因克隆奶牛 |
B |
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植物叶绿体中 |
防止外源基因扩散 |
C |
通过体外培养或体内培养骨髓瘤细胞 |
制备单克隆抗体 |
D |
用胃蛋白酶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块 |
制备动物细胞悬浮液 |
根据实验目的进行生物工程设计,下表中所选择的实验材料及材料特点错误的有几项
组别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材料特点 |
1 |
动物细胞核移植 |
受精卵 |
细胞大,细胞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 |
2 |
体细胞诱变育种 |
愈伤组织细胞 |
分裂能力强,易诱发突变 |
3 |
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 |
花粉粒 |
易于获取,易于培养 |
4 |
烧伤患者皮肤细胞移植 |
自体皮肤生发层细胞 |
分裂能力强,可能会引起免疫排斥 |
A.1 B.2 C.3 D.4
通过转基因技术或细胞工程技术将胡萝卜素转化酶系统转入到大米胚乳中可获得外表为金黄色的转基因大米,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方案中都运用到了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这一原理 |
B.两方案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C.甲方案所用技术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D.乙方案诱导细胞杂交的方法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
DNA疫苗是直接将控制合成保护性抗原的基因,通过体外与质粒重组,再直接注射进入人体而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一种疫苗。如图是某病毒DNA疫苗获取及预防传染病的机制示意图(A、B、C表示物质,甲、乙、丙表示细胞,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B.物质A通过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基质需穿过2层膜
C.图中注射重组质粒的目的是为了获得B物质
D.丙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0.2 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 )
A.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 |
B.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 |
C.既不能被E也不能被F切开 |
D.能被F但不能被E切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