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芳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 A.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 B.巩固西南边防 |
| C.巩固隋朝统治 | D.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
人们常说:对待敌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同时也有类似的谚语:An eye for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这句话最早出自()
| A.《古兰经》 | B.种姓制度 |
| C.汉谟拉比法典 | D.《佛经》 |
下列有关古埃及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埃及强盛时地跨亚非两大 洲 |
| B.约公元前 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
| C.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权利的象征 |
| D.狮身人面像是人类文明杰出的成就 |
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
|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捕杀害 |
|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宅子 |
| D.老四远赴重洋去美国留学 |
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原因是( )
| A.日本给北洋军阀政府贷款 |
| B.北洋军阀分裂 |
|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改变政策 |
| D."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
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 A.詹天佑 | B.侯德榜 | C.张謇 | D.严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