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常态”是我国当前最热的经济关键词。2014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4%,同比下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外贸出口增幅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但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超过投资。这一加一减反映出我国(  )

A.经济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
B.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
C.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D.消费贡献率的提高缩小了收入差距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④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思维,结果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启示我们

A.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B.应在实践中深化认识,不断发展真理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D.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人们可以观测到日全食。日食本来是一种十分平常的天文现象,然而有人却把日食与一些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预示着可能会有地震等灾害发生。但据统计,20世纪中国境内一共观测到16次日食现象,同期中国境内发生了7次大地震,却没有一次发生在日全食或者日环食的当年。可见
①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当中
②联系是多样的,天象奇观与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将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于客观事物
④联系是具体的,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