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③文化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因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必须( )
A.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
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 |
C.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博采众长 |
D.保持传统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 |
“传统文盲”与“现代文盲”相对应。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据此回答16-17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轻一代
②加大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③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③ |
邮票是一个国家的“艺术名片”,羊、狗、鸡、虎等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吉祥动物,也一次次跻身于方寸之间。不仅我国陆续发行了不少与这些动物相关的生肖邮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越南、韩国、新加坡等也发行了与羊、狗、鸡、虎等有关的生肖邮票。这表明( )
A.各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
B.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规律 |
C.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都是吉祥物 |
D.各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中都是一样的 |
第27届国际孔子文化节于2010年9月在曲阜举行,国际孔子文化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举办的大型节庆活动,从1984年起,已举办了26届。据此回答13~14题。举办孔子文化节的意义在于( )
①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把儒家文化作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意识
③发挥文化凝聚力的作用,增进民族团结 ④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也产生了积极作用。20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说明( )
A.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B.中国传统文化值得世界各国人民继承 |
C.中国优秀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
D.中国传统文化是需要发展和创新 |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