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为保护好源头活水,中央早在工程建设伊始就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遵循事物结构的有序性
②正确把握联系的必然性,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预测性
③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④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更利于推动事物发展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国际组织,为数众多,类型不一。下列选项中均属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是
| A.国际奥委会与国际红十字会 | B.欧盟与世界卫生组织 |
|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银行 | D.联合国与世界银行 |
2009年9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讲话。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亮相。胡锦涛说,“中国越是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就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胡锦涛谈四点主张呼吁建设和谐世界。要构建和谐世界,就需要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严格遵守联合国的决议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承认世界的多样性,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对待这个世界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与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的会谈中,针对蒙哥马利“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的探询,毛主席回答:“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毛泽东主席主张“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的依据是
①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
②各国均享有国际法赋予的管辖权和自卫权
③领土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中国三亚举行会晤。会晤的议题包括国际形势、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发展问题以及金砖国家合作。本次会晤的主题是“展望未来、共享繁荣”。这体现了:
①各国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②各国之间存在合作的基础
③国家利益是国与国关系的决定因素④积极寻求合作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16.近年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和“远景五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迅速崛起,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这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②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③世界上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中心④综合国力成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