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混乱的地下管网建设,无异于将我们放置在定时炸弹之上。” 欧美的“共同沟”是成功的范例:城市管网由政府统一规划,管道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 着眼长远,统一开挖.统一预埋管道, 建设一步到位, 统一管理维护,有偿交各个部门使用。各相关单位在管网使用和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应用.协调一致.互通共享,切实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经过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我们将迎来的,不仅是物质之变,更是精神之变、气质之变,更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城市管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有的思想方法。
(2)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二加以分析说明。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诸子百家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问题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又不失活泼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爱民利民是大道,任性用权要追究。
(1)依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指出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相关知识,阐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有权不可任性”。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也是一个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风既融合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也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性、法治等精神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当今,许多家庭更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有网友留言:幼儿园老师通知每个家长,要求孩子们背24字核心价值观。我不反对幼儿园向孩子们讲解什么是核心价值,但是,据说让孩子背这个,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政治职责。
材料三: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应如何正确对待家风。
(2)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评析材料二中的网友留言。
(3)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古老的丝绸之路将重现辉煌。
材料一: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工艺精良,享誉海内外。进入20世纪,注重内心情感表达的现代陶艺迅速发展,而景德镇陶艺仍然采取注重工艺而轻视思想和艺术表达的传统模式。当时,世界现代陶艺界对景德镇陶艺的主流评价是“作品技艺精湛,富有民族特色,但落后于时代”。改革开放以后,景德镇陶艺到底怎么发展引起了各界关注。有人主张,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艺术的全球化,因此,中国陶艺必须向西方取经,采取世界主流陶艺的表达方式。有人认为,中国陶艺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们必须立足传统陶艺进行创新。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着政治、经济等多种风险,如一些国家在安全和发展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矛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
(1)有人认为,发展现代陶艺应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陶艺,学习外来陶艺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文化自信的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
(3)面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的国家表示怀疑,有的对中国持戒备心理,认为中国搞霸权主义。请拟定两条宣传纲要,以打消这些国家怀疑、戒备心理。要求主题鲜明、琅琅上口,每条限14个字以内。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材料二:新常态面临着新挑战,暴露出国民经济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以中部Q市为例,“GDP膜拜”旧思想挥之不去,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陷入“投资——增长——过剩”悖论,过度投资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实体经济技术革新进展缓慢;教育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不高;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部分进城农民收入不增反降;用环境换发展,“竭泽而渔”求增长的心态依然存在,等等。
(1)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Q市应如何化解本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应对新挑战。

材料一: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表示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提出“五通”理念,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域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进入务实合作阶段。
材料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亚各国认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原因。
(2)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该如何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