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临海布局的工业发展较快,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不是依靠本区资源发展起来的大型传统工业区是 ( )
A.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 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
C.英国中部工业区 | D.俄罗斯的欧洲工业区 |
面对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各工业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 加大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投资力度
B.对钢铁等工业实行保护政策
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 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 |
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 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
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A.光照更强 | B.土壤的水份更好 |
C.坡度更缓 | D.植被覆盖率更高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
的紧张程度。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000年~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 | B.1300~1900米地带 |
C.2500米以上地带 | D.1900~2500米地带 |
2000年~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图是日本几种农作物和主要工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的几种农作物中,在日本分布范围最大和最小的是
A.水稻和苹果 | B.水稻和亚麻 |
C.甘薯和茶 | D.柑桔和亚麻 |
影响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 B.技术 | C.交通 | D.劳动力 |
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等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林地、耕地、草地 | B.耕地、林地、草地 |
C.耕地、草地、林地 | D.草地、耕地、林地 |
在南美洲③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平坦开阔 | B.山地面积广大 |
C.河流少水量小 | D.气候温暖湿润 |
上海是世界著名的六大“都市经济圈”之一,具有“东方明珠”的美誉。在这片肥沃的三角洲上,环境人口容量很大。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陕西有“黄帝陵”,河南有“炎帝陵”;但具有“东方明珠”的上海周围却没有留下任何“炎黄足迹”,其原因是:()
A.适逢冰期,冻害严重 | B.间冰时期,洪灾频繁 |
C.秦、淮以南,缺少食物 | D.长江三角洲尚未形成 |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的增长速度已大大放慢,甚至停止……,其原因不正确的叙述是:()
A.南水北调,导致水流量减少,携带泥沙量也随之减少 |
B.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海浪侵蚀,海岸线退缩 |
C.长江三峡水库截留了大部分来自上游的泥沙 |
D.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作成绩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