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示意图”。
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描述图乙中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写出呼伦贝尔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并提出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3)试分析“煤从空中走”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影响。
下图为“某地区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处地形为_,其一般分布在_ _。
A处最有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是_ _。
A.热带气旋 | B.风暴潮 | C.海啸 | D.赤潮 |
(2)B海区的盐度较A海区_ _,其主要原因是__。
(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A海区沿岸国家管辖的海域可外延_作为其专属经济区,享有海洋资源_ _和 _的主权。
(4)若B地日出最早的时刻为当地区时5:25,则此时的北京时间是月日时,这一天北京白天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范围是,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南安的昼夜长短情是。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与东北的三江平原相比,它们作为商品农业基地的自然优势区位是什么?
(2)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6分
(3)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三点)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1)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分
(2)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8分
(3)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3分
(4)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1分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kg) |
生产方式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式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式 |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K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2)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和。
(3)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________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
(4)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__。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
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下图为该流域协调系统图及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长江某年份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4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
流域内的行政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圩垸(个) |
141 |
143 |
1 359 |
332 |
淹没土地(平方千米) |
750 |
250 |
1 180 |
210 |
受灾人口(万人) |
45.1 |
36.6 |
135.3 |
14.6 |
(1)结合材料一,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及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