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李煜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
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和黄词中“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分别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雨【元】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①,绛蜡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雨夜闻箫【明】叶小鸾
纱窗徒倚倍无聊,香烬熏炉懒更烧。
一缕箫声何处弄,隔帘微雨湿芭蕉。
【注】①毵毵:形容毛发细长。②绛蜡:红烛。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雨”这一意象,其含义却又显得不同。请结合其具体内涵进行说明。
答:
(2)两诗都突出了“闻”和“听”,并且所表现出的主人公的心境都颇为相似。试作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5分)
答: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答: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喜迁莺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①锦领②,山西③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①橐鞬: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②锦领:指战袍。③山西:山西,指华山或太行山以西地区。这是暗用《汉书。赵充国传赞》“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成语。
(1)上阙的描绘了一幅什么景物画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想全词,赏析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①苦,梦断偏宜瑞脑②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③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①团茶:“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②瑞脑: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③仲宣: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著名的《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
(1)“喜”和“香”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内心感受?请结合“更”、“宜”这两个字,进一步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抒发感情含蓄蕴藉。巧妙运用艺术手法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请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