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H4 | B.C2H6 | C.C3H6 | D.C6H6 |
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 A |
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 |
验证三溴苯酚为白色沉淀 |
| B |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
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 |
| C |
向酒精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 |
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 |
| D |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今有分子量比乙醇大16的有机物和乙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类似的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丙三醇和乙酸发生了酯化反应 | B.生成的有机物是乙酸丙酯 |
| C.分子量为146的有机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D.发生的反应属消去反应 |
向盛有NaHSO4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Ba(OH)2溶液,随着Ba(OH)2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中产生的沉淀量与pH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序号 |
反应物 |
产物 |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 ② |
Cl2、FeBr2 |
FeCl3、FeBr3 |
| ③ |
MnO … |
Cl2、Mn2+…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
>Cl2>Fe3+>Br2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
|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氨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
D.已知I3-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