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船自A点渡河,到达正对岸B点。现水流速度变大,仍要使船到达正对岸B点,下列措施可能满足要求的是
A.航行方向不变,船速变大 |
B.航行方向不变,船速变小 |
C.船速不变,减小船与上游河岸的夹角![]() |
D.船速不变,增大船与上游河岸的夹角![]() |
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受重力、细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
B.细绳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了向心力 |
C.θ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大 |
D.θ越大,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大 |
如图3所示,汽车车厢顶部悬挂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汽车以某一速率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弹簧长度为L1;当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率通过一个桥面为圆弧形凸形桥的最高点时,弹簧长度为L2,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
A.L1=L2 | B.L1>L2 |
C.L1<L2 | D.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
A.m=1.5 kg,μ=![]() |
B.m=0.5 kg,μ=0.4 |
C.m=0.5 kg,μ=0.2 |
D.m=1 kg,μ=0.2 |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
如图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 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 轻杆B端吊一重物G,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均未断),在AB杆达到竖直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 |
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 |
C.AB杆越来越容易断 |
D.AB杆越来越不容易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