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 mg·L-1;“-”表示无添加( )
|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
|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
|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
|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
如图所示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 |
| B.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
| C.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
| D.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
下图表示的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的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了清水,液泡颜色更深 |
| B.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的生理功能 |
| C.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 |
| D.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也可用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相对浓度 |
下图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倍光镜下可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 |
| B.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仅有图中结构① |
| C.所有细胞中均以④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
| D.结构③参与该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
有一条多肽链由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NzOwS (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门冬氨酸(C4H7N04)、赖氨酸(C6H14N202)、苯丙氨酸(C9H11NO2)。问:水解产物中天门冬氨酸的数目是
| A.(w-13)/2个 | B.z+12个 | C.y+12个 | D.w+1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