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这首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
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颈联用“乱花”“浅草”写出了西子湖畔繁花似锦,翠绿如茵的美丽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诗歌第二联中 “几处”“谁家”能换作“处处”“家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首诗中,作者用________来比喻梨花。看着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
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分别从的感觉角度渲染了的氛
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怀?

阅读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一诗,完成后面问题。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诗题中所提到的“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诗歌的最后一句,有人认为写的是“访隐者不遇”的诗人日暮归来的情景,也有人认为是诗人想象隐者归来的情景。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送友游吴越》(唐·杜荀鹤),完成后面小题。(6分)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诗中描写吴越之地集市繁华景象的诗句是:
吴越之地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诗人认为友人游吴越“必经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影入平羌江水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表达效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