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中央大力取缔特权:整顿公园里的“会所歪风”,关闭机场的VIP候机厅,将公共资源还之于民,将少数人的特权和奢靡性消费转换为公众的利益。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材料三: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加大了对腐败犯罪的惩处力度,法治精神已在对丁羽心等人的判决和“天价罚金”中呈现,保持“打虎灭蝇无禁区”的高压态势,不仅周永康、徐才厚等高官纷纷落马,一些违法的科级干部和村官也被查处。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哪些知识?
(2)材料三是如何体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的?
(3)结合材料,谈谈高官违法亦受惩罚对我们的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载人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世博会的圆满成功……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不断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更加重视发展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材料三: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①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2007年以来党中央要求必须坚持和贯彻什么重大战略思想?②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①材料三说明了我国正在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②在实施这一方略的过程中,中学生应如何做?

材料:河南青年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丧失,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为母亲治病,晚上守着母亲挑灯夜读,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在六个学期中五次拿到奖学金,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为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毕业时,囊中空空,他只能骑着一辆三轮车驮着母亲踏上千里返乡路。为使母亲免受长途颠簸之苦,他悄悄地把充满气的轮胎放掉一半,而自己甘愿一路受更多的苦累。
张尚昀“大义至孝”的感人事迹不胫而走,在中原大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最近评出的“全国十佳孝贤”推他为孝贤之首;众多网友发出了“生子当如张尚昀”的感叹!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代孝子”张尚昀至少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2)中学生应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进入初中以后学习任务加重,但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王宁把自己的生活、娱乐、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并把握好学习的各个环节,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兴趣爱好也日渐广泛。然而李明则不同,做功课很马虎,甚至抄袭他人的作业,上课无精打采,不知道记笔记,成绩很差。
请问:
(1)这个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 2分)
(2)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哪些?(6 分)
(3)请你帮李明出点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分)

材料一新华社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于2011年10月16日播发后,红旗渠精神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激荡人们的心胸。文章对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概括、提炼和阐释,在中原大地引发了广泛共鸣和回响。
材料二红旗渠精神经反复锤炼、丰富发展,越来越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如何传递好精神火把、永葆理想“蓝光”,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一个紧迫课题。
材料三郭庚茂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精神力量。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林州这个发展目标一定能实现。
(1)新时期为什么还要继承、弘扬红旗渠精神?
(2)青少年怎样践行红旗渠精神?

材料一 2012年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
材料二目前,有两大行业质量问题需要特别引起关注:一是食品行业,二是建筑行业。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呈高发态势。双汇“瘦肉精”还在发酵,上海“染色馒头”又热气腾腾出笼;宜昌“毒生姜”正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三聚氰胺从人们的记忆中尚未淡忘,“致癌奶”却匆匆走来。使人慨叹: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可是能够放心吃的却似乎越来越少。
材料三质量安全问题的最终结果是“三败俱伤”。一是企业付出惨痛代价。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三鹿奶粉彻底消失,三鹿企业彻底破产;“瘦肉精”使得双汇经营受到沉重打击;“致癌门”事件正在折磨着蒙牛,股价下跌,销量大减;二是每一次质量安全事故都对百姓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百姓是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和商住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的受害者。
(1)材料一中,温家宝总理就质量问题专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3)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国家、生产者、消费者应怎么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