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表反映了同学小张的父母对远行的子女告别嘱咐和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
年代 |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
进入21世纪后 |
告别嘱咐 |
记得写信回家 |
记得打电话回家 |
记得打手机回家 |
记得视频问候 |
家庭出行方式 |
步行 |
骑自行车 |
骑摩托车 |
开小轿车 |
图表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什么?请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荣获2014“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的许德旺,1990年11月6出生于苏皖交界的一个偏僻乡村。3岁时,他的父亲被卷进搅拌机齿轮,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落在母亲的肩上,16岁时,他的母亲罹患胃癌晚期,最终不治而亡。面对挫折他没有屈服,他奋发自强,顽强拼搏刻苦学习,最终考入东南大学。
在东南大学,许德旺是最有名的“志愿服务者”。 在校期间他倡导设立“东大土木筑梦奖学金”,开展“爱在共青城,助力中国梦”的助学活动。 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许德旺成为青奥村东南大学志愿者之家综合管理岗的总负责人。由于表现突出,赛会结束后,许德旺被大赛组委会授予“青奥会明星志愿者”、“行政精英”。
(1)对此,有同学认为:“人只有经历挫折和逆境,才能成功!”对这一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
(2)请从直面挫折的角度谈一谈许德旺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2015年6月1日深夜11点多,载有458人的客轮“东方之星”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
材料二:习近平对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国务院派出救援组前往现场,要求全力做好人员搜救工作,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李克强代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国务委员杨晶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即赴现场指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交通运输部已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协调多艘船舶在现场搜寻。
(1)材料二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是什么?
(2)生命弥足珍贵,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的同学认为只需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就行了,其它生命并不重要,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3)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呢?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张海迪怀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阅读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我们从张海迪的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
有位叫黄美廉的女子,自小就患小儿麻痹症。但她靠顽强的意志,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在一次演讲会上,有人这样问道:“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在场的人都责怪他不敬,但黄美廉却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定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六、……”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到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黄美廉能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依据是什么?
(2)黄美廉的事迹给你什么启示?
仔细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同意漫画中父亲的观点吗?为什么?
(2)作为一中学生,你准备如何以实际行动来尊重劳动?
(3)将来你希望成为怎样的新型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