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深改”元年,广东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已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强省的广东展现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主要在于改革、开放、创新、民生和平衡的 “五个引领”。一、仅一年间,广东就取消和下放69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压缩89%以上……行政审批制度、企业投资体制、商事登记制度等系列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积聚了广东发展的能量。二、无论是粤港澳,还是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广东一直走在开放合作的前沿。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获批,这将开启新一轮开放格局,开启广东的新未来。三、创新已成广东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华为、中兴、格力等一大批从小厂成长起来的跨国企业书写了“广东智造”的辉煌。四、2014年初,广东首次把“底线民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省民生类财政支出全年增长11.2%。五、广东力求各项政策的“总效应平衡”,提质增效,扭住了转方式主线,实现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相互促进,有力防止了实体经济下行。
材料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着眼于规范人们的一言一行,从生活小事抓起,注重塑造点滴文明,提升社会公德水平,在全省范围重点实施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网络文明等文明引导行动。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准则》。围绕解决食品药品行业的“假冒伪劣”、行政执法机关的“慵懒散奢”、窗口单位的“脏乱差冷”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深入食品药品企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明察暗访,并进行“道德评议”活动。某市通过加强地方立法、强化行政约束等做法,对行人闯红灯、公共场所违反公德行为进行处罚,引导人们恪守公德、增强自律的经验在全国推广;某市在主流媒体开辟《文明新闻》专栏,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某市文明餐桌的经验在《人民日报》上推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相关知识,谈谈广东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供借鉴的经验。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经济下滑压力不断加大情况下的广东企业出谋划策。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身在广东的你该为广东文化强省自觉地做些什么?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不能动摇。”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0年政府要从八个方面重点抓好工作: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2)简要回答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3)要抓好材料三中政府的八项工作,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好哪些职能。
材料一:如下图。
2006-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凭借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材料二: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个重大政策导向之一。对于如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它反映出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2)请简要分析“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2012年2月14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 63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税收总收入完成89 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 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材料二: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午餐中向当时的一位白宫官员解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时,在餐桌上画出了拉弗曲线,如下图: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说明拉弗曲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有关目标实现情况及“十二五”目标
目标 项目 |
十一五目标 |
十一五末完成情况 |
十二五目标 |
万元GDP能耗降低(%) |
22 |
22.09 |
17 |
化学需氧量减排(%) |
14.9 |
19.44 |
12 |
二氧化硫减排(%) |
20.0 |
23.22 |
14.9 |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山东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首力点和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我省上述要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
材料二:在发达国家,企业内工人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在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列举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