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评价建国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其“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文化大革命 | D.改造私营工商业 |
(浙江台州卷)下图反映1949-1963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历史事件有()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
A.交通运输业 | B.农业 |
C.轻工业 | D.重工业 |
(广西贺州卷)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周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中央人民政府()
A.力争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成功 |
B.摧毁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
C.废除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
D.完成了对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 |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 B.巩固新生政权 |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