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7年12月发表的《武装暴动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成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所以客观上革命斗争的形势,也就形成各省农民暴动此起彼落,比较散乱而不相呼应的暴动。”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共坚持走城市工人暴动的革命道路
B.这实际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雏形
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成为中共党内的共识
D.中共已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界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计时器在中外的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水平的高低 B.是否出自社会需要
C.是否有政府支持 D.科学家的创新能力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明初下令迁十四万户富豪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了明朝封建统治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商品流通不畅 D.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