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此话最有可能在高度评价
A.轮船招商局 | B.江南制造总局 |
C.安庆内军械所 | D.发昌机器厂 |
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下列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理解准确的是
A.西班牙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
B.英、法、葡等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
C.意大利的商业优势地位因此得以充分突显 |
D.西班牙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 |
一群法兰克人穿着东方服装。坐在地毯上进食,他们享用以前欧洲从来没有的可可、玉米、马铃薯等;他们用支票甚至信用卡做生意。这一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14—15世纪 | B.15—16世纪 |
C.17—18世纪 | D.18世纪中期 |
明末诗人周灿咏《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注:盛泽,镇名)下列对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江浙地区蚕丝业兴盛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商品经济发达④浙江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明朝人陆楫认为:“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可见,在陆楫看来
A.提倡奢侈刺激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 B.消费需求推动了明朝工商业的发展 |
C.民风勤俭之地的经济发展必然缓慢 | D.重农抑商思想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B.重商主义观念十分盛行 |
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 |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