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性溶液中:Mg2+、K+、SO42-、NO3- |
B.强碱性溶液中:Na+、Cu2+、HCO3-、NO3- |
C.AgNO3溶液中:H+、K+、SO42-、Cl- |
D.Ba(NO3)2溶液中:Mg2+、K+、SO42-、Cl- |
下列实验装置,其中按要求设计正确的是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事故警示我们,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是非常重要的。下列有关化学药品的存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应用少量的水液封并放在冷暗处保存 |
B.硝酸见光易分解、易挥发,应用棕色广口试剂瓶密封保存 |
C.金属钠遇到氧气和水均立即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或者液体石蜡里 |
D.碳酸钠虽然属于盐,但是其水溶液呈碱性,应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
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
B.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 |
C.反应A+B→C的ΔH<0 |
D.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 |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CO(g)+H2(g)△H>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容器 |
甲 |
乙 |
![]() |
容积 |
0.5 L |
0.5 L |
V |
温度 |
T1 ℃ |
T2 ℃ |
T1 ℃ |
起始量 |
2 molC1 molH2O |
1 molCO 1 molH2 |
4 molC 2 mol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 min的平均速率v(H2)=0.1 mol·L-1·min-1
B.丙容器的体积V < 0.5 L
C.当温度为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25
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 mol,则T1 < T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 |
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C.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平衡常数 |
D.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电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