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铁腕治污
材料一: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今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新环保法生效两个月以来,为“铁腕治理”定了调。据不完全统计,实施按日计罚案共15件,个案最高罚款数额为190万元;实施查封、扣押案共136件;实施限产、停产案共122件;移送行政拘留共107起。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则在记者会上表示,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为此,他指出,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
新《环保法》明确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同志强调“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其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新《环境保护法》赋予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针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2015年的中考马上就要来临,九年级的老师准备向同学们推荐几种好的学习方法
(1)请根据老师的推荐,写出相应的学习方法。
| 文字叙述 |
学习方法 |
| 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 |
① |
| 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
② |
| 它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 |
③ |
(2)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那么从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从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义务。
明轩是某校七年级的一名学生。因前一天晚上写作业太迟,次日起床晚了,结果上学迟到,班主任老师便罚他站在教室门口。明轩感到委屈,便跑回了家中,甚至萌生了辍学的念头。明轩的爸爸回到家中,发现明轩在家,便认为他逃学,骂了他一顿还踢了他一脚。明轩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后来,明轩遇见一位已经辍学的小学同学,就和对方一起去网吧上网,玩了两天两夜后才被父母找到。
(1)结合材料谈谈以上哪些行为分别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哪些保护?
(2)根据所学知识,谈一谈未成年人应如何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创办于2002年,每年举办一次,已整整走过13年。13年间评选出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影响。
材料二: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入党30年来时时刻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1996年以来,每天提前两小时上班,20年献血6万毫升。1994年以来,共计捐款12万多元,资助特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
(1)《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哪方面内容?
(2)在郭明义身上,突出体现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哪些方面?
(3)众多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4)青少年要化感动为行动,请写出一些具体做法(4分,至少写二条)
北京市民王老先生在广告中看到一家公司可提供“候鸟式养生养老”服务,在免费试住后,他与其他3位老人一起与经营者签订了一份“30天经典养生服务协议”,但在交纳了服务款5万元后,该公司不给开具国家正规发票,也不提供协议中约定的相关附属协议。而在老人们打算查询情况时,该公司变更了联系方式。据悉,这些消费侵权行为多以老年人作为重点侵权对象,他们大多打着“名医”、“专家”讲课或“义诊”等名义高价推销保健品。销售后不开发票,只留业务员电话而不留企业信息。事后消费者往往无法查找销售方。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中的3位老人的哪些合法权利受到了侵犯?
(2)如何防止上述事件的发生?请提几条可行的建议。
据《东方今报》报道,11月14日中午12时许,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分校高三(2)班的学生何帅,到校园超市买些日常用品,在超市门前碰见了他的初中老同学,高三(3)班的小聂(化名)。看她拿着一兜苹果,就开玩笑说能不能给一个,她顺手拿起一个递给我,还没有来得及说谢谢,突然跑过来两个学校政教处的老师,问我们在干什么,问完又跑开了。半个小时后,他就接到了学校政教处的通知:让他去办公室……下午,何帅和那名女生就被双双开除,理由是“发生男女不正常交往”。
(1)针对报道中的:何帅和那名女生被双双开除,理由是“发生男女不正常交往”。你认为这种学校的认识对吗,为什么?
(2)假如让你驳斥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分校政教处的做法,你会运用教材中的哪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