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时值《富春山居图》成画660年之际,两岸分别珍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富春大展”。海峡两岸首次实现“富春合展”,这说明
①“一国两制”方针已在台湾全面贯彻
②加强海峡两岸交流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两岸同根同源,同属于一个中国
④海峡两岸统一已指日可待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943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指的是( )
| A.莫斯科保卫战 | B.斯大林格勒战役 |
| C.阿拉曼战役 | D.攻克柏林 |
1943年冬,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宣言()
| A.表明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 B.宣布了日本法西斯最终走向失败的命运 |
| C.确认中国拥有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
| D.承认中国有与美英等国完全平等的国际地位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 A.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 B.《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
| C.《慕尼黑协定》签订 |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 A.突袭波兰 | B.进攻苏联 |
| C.偷袭珍珠港 | D.包围斯大林格勒 |
下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形势。图中“让他进攻苏联”中的“他”指的是()
| A.德国的希特勒 |
| B.英国的张伯伦 |
| C.法国的达拉第 |
| D.意大利的墨索里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