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有学者认为这是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契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A.政权发生更替 | B.社会形态转变 |
C.国力对比变化 | D.文化途径迥异 |
如图,下面对图二中央机构的创设表述正确的是
A.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 B.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
C.元朝的行省制 | D.明清的内阁制 |
如图,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 B.等级制 | C.世袭制 | D.宗法制 |
下面是英、德、美、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图中的“B”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A.中国 | B.美国 | C.德国 | D.英国 |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
C.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