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为了巩固新建立的西周政权,不得不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证明,西周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性的国家形态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郡县制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法。”这说明( )
| A.郡县制和分封制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
| B.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有优越性 |
| C.宗法血缘建立起的政治联系很不稳定 |
| D.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B.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
|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云说:“计划是鸟笼,市场是小鸟”。该材料说明
| A.计划与市场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手段 |
| B.计划经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C.市场经济必须服从于计划经济 |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计划经济 |
决定下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 项目 |
1953—1957 |
1958—1962 |
1963—1965 |
|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
38.7 |
54.9 |
48 |
| 流入农业的资金(%) |
7.6 |
11.4 |
18.4 |
|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
53.7 |
33.7 |
33.6 |
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
|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
|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
1945年,针对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中共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已经创造出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是指
| A.新三民主义 | B.工农武装割据 |
|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毛泽东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