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这段话表明梁启超( )
| A.以个人好恶评价历史人物 |
| B.强调说明个人历史作用微小 |
| C.片面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 |
| D.主张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人物 |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关键在于
|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
| C.彻底批判封建残余思想 |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
20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外电评论:“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
| A.一届全国人大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 D.中共十六大 |
中共八大提出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前提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 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D.《共同纲领》的规定 |
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有
①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②实现了藏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③促进了藏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是
|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 B.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 C.195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 D.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